自学考试
2020年安徽省普通专升本招生问答
为使参加2020年专升本考试招生的考生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我省普通高职(专科)层次升入本科教育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现就考生关注的问题,进行解释与回答,以期待指导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专升本考试招生升入本科高校学习。
一、简介
1.2020年专升本扩招背景是什么?
答: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扩大今年专升本规模决策部署,教育部综合考虑高校办学承载能力、支撑国家战略所需学科、经济社会发展紧缺专业等因素,结合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建设,围绕社会服务管理新业态发展等对一线技术人才的需求,积极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为落实国务院和教育部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启动专升本考试制度改革,贯通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衔接培养,完善我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2.普通专升本招生录取的学生和普通高考招生录取的学生有区别吗?
答: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属于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录取考生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考生性质相同,均属于全日制统招培养,并享受同等待遇和政策。
3.2020年专升本计划有多少?
答: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我省今年专升本计划预计在3万个左右,比2019年增加约2万个,占今年高职毕业生近20%,计划的大幅增加意味着考生被录取率将大幅提升。
4.2020年招生院校和专业有什么变化?
答:由于招生计划增加,今年招生院校及招生专业也将在往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有40所高校(含独立学院)和100多个专业参加专升本考试招生,分别比2019年增加8所院校、50余个专业,我厅将于近日公布招生院校分专业招生计划,便于考生选择报考。具体见各校招生章程。
5.2020年专升本招生专业有哪些?
答:各招生院校开展普通专升本招生的专业,必须是经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重点面向应用型、技能型等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领域专业,向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生物医学工程类和预防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护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倾斜。具体见《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普通高职(专科)层次升入本科教育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附件:安徽省普通专升本拟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指导科目(2020年版)),目前分专业计划正在编制过程中,各校招生专业可能会有调整,以省教育厅正式下达的分校分专业计划文件和各校招生章程为准。
6.考生通过什么渠道了解今年的专升本信息?
答: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各招生院校将公布所有院校的招生章程,包括招生计划、报名方式、考试时间、录取规则等重要信息,广大考生可关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和公众号,及时掌握招考动态。
二、报名
1. 专升本招生范围和对象是哪些?
答:安徽省省属普通高校(以及经过批准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成人高等院校)的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安徽省高校毕业的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符合条件的考生须取得高职(专科)毕业证书。
2.能否同时报考几个本科院校?
答: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只能自主选择报考一所本科院校的一个招生专业(须符合招生院校对考生在高职(专科)阶段所学专业要求,详见各校招生章程)。
3.2020年普通专升本考试招生什么时间报名?
答:报名时间由省考试院统筹安排。具体报名办法和操作指南,省考试院将另行发布。
三、考试
1.考试内容有哪些?
答:招生考试实行“2门公共课(各150分) 2门专业课(各150分)”的入学测试方式,考试科目分文理科,文科2门公共课为“大学语文 英语”,理科2门公共课为“高等数学 英语”,2门专业课为高职(专科)阶段所学专业课程。2020年,高校可对公共课实行联考,联考的学校确保“三统一”,即“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评分标准”。自2021年起,根据教育部要求,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组织对公共课进行统考。专业课仍由高校自主命题或开展联合命题,并组织考试。
2.为什么2020年专升本考试采用“2 2”模式?
答:“2 2”考试模式将给考生更大的选择权和更多的录取机会。考虑到今年增加较多新的专升本院校和新的专升本专业,招生计划也大幅增加,而往年因各本科院校考试时间、命题方式、录取方式各不相同,院校间无法进行调剂;为减轻考生往返多所院校参加考试的负担,给予考生更多院校选择和专业调剂的机会,确保调剂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结合高职-本科培养衔接的需求,为考生升入本科阶段学习做好知识准备,确定采用 “2 2”考试模式。
3.“2 2”考试模式会给备考带来困难吗?
答:公共课考试的内容都是高职(高专)学生应知应会内容,专业课也是高职(高专)阶段专业核心主干课程。请广大考生放心备考。
4.考试(测试)什么时间进行?
答:根据疫情发展情况确定考试时间。具体可关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和公众号,或查看各校发布的招生章程。公共课和专业课一般安排在同一天考完。
四、体检
1.体检的对象是哪些?
答:所有参加专升本考试招生被录取的考生,入校后均须参加体检。有特殊要求的专业按照各校招生章程规定执行。
2.体检按什么标准执行?
答: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五、奖励与照顾政策
1.考生有什么奖励和照顾政策?
答:积极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打通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渠道,实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奖励政策。获得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主办的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或教育部等部委联合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的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符合普通专升本考试招生报考条件并报考相应专业的,经本科院校面试通过,可直接录取。具体办法依据各校招生章程确定。
2.对退役士兵有什么优惠政策?
答:我省高职(专科)学生(含非安徽籍)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在完成高职学业后参加普通本科专升本考试,实行计划单列,录取比例不低于符合条件报考人数的50%。具体办法依据各校招生章程确定。
六、录取
1.录取工作由谁完成?
答:录取工作由各招生本科院校实施完成,各校将拟录取考生信息在学校网站公示后,报送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办理备案录取手续。
2.录取时间?
答:各院校拟录取学生名单须在本校网站公示一周后,按规定时间上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并办理相关录取手续。
3.可以调剂吗?
答:允许调剂。调剂具体规则请见各校招生章程。
4.录取结果如何查询?考生录取通知书由谁寄发?
答:考生可通过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http://www.ahzsks.cn/)和各招生院校校园网查询录取信息。考生录取通知书由招生院校寄发。
七、联合培养
1.联合培养试点是什么?
答:2020年开始,我们将有序开展并逐步扩大本科院校与优质高职院校联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试点的高职院校为进入“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以及部分特殊类型高职院校(艺体类、师范类、医药类),培养地点设在高职院校。每所试点高职院校只能与1所本科院校开展联合培养试点,各本科院校同一个专业只能选择联合培养或非联合培养一种模式。具体试点院校和试点专业情况见各校招生简章,学生在报名时可自主选择。
2.考生怎么区别所填志愿是不是联合培养?
答:专升本计划下达时,将备注培养地点。如公布的招生计划中某一专业后备注培养地为高职院校的即为联合培养试点计划,录取该专业后培养地点在高职院校,所以考生填报志愿时务必认真阅读本科院校专升本考试招生章程中各专业的培养地点及其他相关说明。
3.联合培养录取学生跟本科院校录取学生有什么区别?
答:联合培养学生只是培养地点的不同,其他都和本科院校专升本在校生相同。执行试点本科院校收费标准,在奖学金评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就业创业帮扶指导、党员发展等方面和其他本科院校专升本在校生一样。
4.联合培养录取的学生发哪个学校的毕业证?
答:联合培养录取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籍管理由本科院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执行。学生按教学计划修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由本科院校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相关文章
【志愿指导】北京印刷学院:2022报考信息一键全掌握!
北京印刷学院以“传承弘扬印刷文明,创新发展出版文化”为办学使命,开启中国出版印刷高等教育的先河。学校隶属北京市,由北京市人民政辽宁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及招生录取问答
第一部分志愿填报系统操作介绍一、填报志愿时间是如何安排的?我省高考志愿网报系统将于6月19日开放(具体时间以通知为准),考生可提前考公务员国考好还是省考好?全面解析选择的利弊
深入分析考公务员国考和省考的优缺点,帮助考生做出明智选择。在当今社会,公务员考试成为了许多求职者的重要选择。在众多的公务员考毕业不到五年,大学生考公和考研的差距越发明显,幸好当初没选错,你怎么看?
毕业不到五年,大学生考公和考研的差距逐渐显现,不同的选择确实会带来不同的发展路径,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一、考公的优势与发展考研只求上岸?这四个专业或成你的最佳选择
考研只求上岸?这四个专业或成你的最佳选择在考研的战场上,每一位考生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然而,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选择高考成绩复核有成功的吗
每年高考后,考生们都会经历紧张的等待和焦急的心情。在公布的成绩中,有些考生会怀疑自己的分数是否准确,这时候他们会选择申请成绩复很多高考加分取消了
综上所述,取消部分高考加分项目是当前我国教育政策改革的重要一环。虽然短期内可能会给一些考生带来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促成绩复查有成功的吗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可以看出,在成绩复查过程中确实存在成功的可能性。因此,面对考试成绩存疑的情况时,请不要轻易放弃申请机会,并且要积高考加分公示名单怎么查
为了帮助考生和家长了解高考加分政策并顺利查询相关名单,本文将详细介绍查询流程以及注意事项。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考加分的背景事业单位有人复查分数成功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求职者选择通过参加事业单位考试进入稳定的工作岗位,准确无误的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复查成绩不仅可以让考生了解自